活動圖是以活動為核心表達,圓角矩形表示活動,轉移線上通常不寫內容,只是在進行判斷的時候,要在線上寫出判斷的條件。
狀態圖是以狀態為核心表達,圓角矩形表示狀態,在轉移線上寫的內容,對應的是活動圖的活動。
活動圖類似於流程圖,是一種用於描述系統行為的模型視圖,它可以用來描述系統的工作流程和並發行為,用於展現參與系統某一行為的對象進行的各種活動的順序關係,是狀態機的另一個表現形式。
活動圖是為了分析流程,借助可視化的工具,描繪現實世界中具體事情的運轉過程,輸出既方便人們理解,又便於計算機開發實現的內容。
活動圖主要作用:
1. 描述一個操作執行過程中所完成的工作,說明角色、工作流、組織和對象是如何工作的;
2. 對用例的工作流進行建模,說明用例的實例是如何執行動作以及如何改變對象狀態;
3. 幫助相關人員理解業務處理過程;
4. 描述複雜過程的算法。
支援多人線上同屏創作,可設置分享連結,即時傳遞資訊
只需輸入一句話,自動生成所需圖形,並自動美化圖形風格
內建多種主題風格,也可自由設計喜愛的樣式
支援插入圖示、圖片、標籤、備註LaTex公式、程式碼塊、連結、附件等多種形式元件
支援匯出PNG、VISIO、PDF、SVG等格式,支援匯入VISIO、Mermaid格式
檔案即時儲存,多端裝置雲同步,歷史版本可追溯,資料安全有保障
活動圖是以活動為核心表達,圓角矩形表示活動,轉移線上通常不寫內容,只是在進行判斷的時候,要在線上寫出判斷的條件。
狀態圖是以狀態為核心表達,圓角矩形表示狀態,在轉移線上寫的內容,對應的是活動圖的活動。
起始點:一個活動圖開始,會先畫一個起始點,用實心圓表示。
活動:代表系統或業務過程中的一個操作步驟或任務,用圓角矩形表示,裡面寫上活動名稱。
判定:用菱形表示,也稱為分支與合併,一個判定有一個進入路徑,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轉出路徑。
同步:用實心窄矩形表示,也稱為分叉與匯合,用來描述並行進程,分支用於表示並行活動的開始,而匯合用於表示並行活動的結束。
泳道:泳道將活動或動作按執行的對象進行分組,每一組使用泳道來隔開。這樣,即清楚的描述了活動或動作的轉移情況,又表達清楚了這些活動或動作是由誰來完成的。
對象流:用矩形框來表示一個對象,使用虛線箭頭反應活動與對象之間的依賴關係。
結束點:流程結束處,再畫上結束點,用同心圓表示。
所有活動節點的粒度應大致相同:
“登入系統”和“點擊按鈕”同時出現,這是錯誤的。
“填寫用戶名和密碼”->“驗證身份”->“進入主界面”,這是正確的。
在同一時刻,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並發控制流的情況,分叉表示一個控制流分解成兩個或多個並發的控制流,匯合表示兩個或多個並發控制流在此取得同步。
在活動圖中使用同步條來說明這些控制流的分叉和匯合情況,同步條用實心窄矩形表示。
業務流程建模:採購審批、請假流程
系統功能操作流建模:登入、下單、報表生成
類的行為建模(配合狀態圖):用戶註冊流程、訂單處理流程
並發或協作行為建模:多線程協作、任務分發
1,控制圖形簡潔、避免嵌套過深
2,明確每個動作的執行者
3,合理使用判斷與並發結構
4,可以配合其他UML圖使用
活動圖中起始點只有一個,結束點可能有多個。
活動圖規定活動命名需遵循動賓短語,避免把對象當成活動、操作對象不明確等問題。
不是。通常情況下,分叉和匯合是並存的,但也有只存在分叉沒有匯合的情況。
泳道將活動或動作按執行的對象進行分組,每一組使用泳道來隔開,即清楚的描述了活動或動作的轉移情況,又表達清楚了這些活動或動作是由誰來完成的。
每個泳道都以對象的名稱或活動者的名稱來命名,這些名稱在一個活動圖中是唯一的。
1,從上往下、從左往右的順序
2,活動之間儘量對齊
3,活動連線不要交叉
4,活動數量控制在10-15個以內
1,活動圖能夠表示並發活動的情形,而流程圖不能。
2,活動圖是面向對象的,而流程圖是面向過程的。
3,活動圖描述的是對象活動的順序關係所遵循的規則,他著重表現的是系統的行為,而非系統的處理過程;流程圖著重描述處理過程,它的主要結構是順序、分支和循環,各個處理過程之間有嚴格的順序和時間關係。
1,活動圖是技術性的,屬於UML建模的一種動態視圖,通常用在軟體系統的設計階段,是給參與人交流的一種圖示。而BPMN是業務性的,用於描述程序執行流程,可以生成可執行的聲明文件,可用於流程引擎動態執行;
2,作為一個整體,BPMN圖比業務圖更容易讓業務利益相關者理解;
3,BPMN包含特殊的建模元素,使其更適合業務目的。活動圖建模元素相對來說更簡單和單一;
4,BPMN比活動圖更好地建模B2B交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