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圖主要由類、接口和各種關係組成,關係主要包括泛化關係、依賴關係、關聯關係和實現關係。
類圖是UML建模中的一種靜態視圖,用來描述類、介面、協同以及他們之間關係,用來顯示系統中這些概念的靜態結構,廣泛應用於軟體工程中的系統分析和設計階段。
類圖是面向對象建模的主要組成部分,也定義其它UML圖形的基礎,可以在類圖的基礎上,繪製狀態圖、協作圖、組件圖和配置圖等。
類圖主要是用來顯示系統中的類、介面以及它們之間的靜態結構和關係的一種靜態模型。軟體設計師設計出類圖後,程式設計師就可以用代碼實現類圖中包含的內容。
支援多人線上同屏創作,可設置分享連結,即時傳遞資訊
只需輸入一句話,自動生成所需圖形,並自動美化圖形風格
內建多種主題風格,也可自由設計喜愛的樣式
支援插入圖示、圖片、標籤、備註LaTex公式、程式碼塊、連結、附件等多種形式元件
支援匯出PNG、VISIO、PDF、SVG等格式,支援匯入VISIO、Mermaid格式
檔案即時儲存,多端裝置雲同步,歷史版本可追溯,資料安全有保障
類圖主要由類、接口和各種關係組成,關係主要包括泛化關係、依賴關係、關聯關係和實現關係。
類通常由名稱、屬性和操作構成,除此之外,類的構成還包含類的職責、約束和註釋等信息。
類在類圖中用矩形框表示,矩形框分為三層:第一層是類的名稱,第二層是類的屬性,第三層是類的操作。
類的名稱應該是一個名詞,類名應該準確清晰的反映出問題域中的概念。按照UML約定,類的名稱中的每個詞的首字母應大寫,且使用正體字來表示具體類,使用斜體字來表示抽象類。
接口在類圖中也是用矩形框表示,但是與類的表示不同,接口在類圖中的第一層用構造型 <<interface>>表示,下面是接口名稱,第二層是接口方法。
類和類、類和接口、接口和接口之間存在一定關係,UML類圖中一般會有連線指明它們之間的關係。關係共有六種類型,分別是實現關係、泛化關係、關聯關係、依賴關係、聚合關係、組合關係。
1,類圖所建立的模型描述的是通用的情況,而對象圖所建立的模型描述的是某種特定的情況。
2,類圖可以完整地描述系統的對象結構,對象圖則不能。
3,類圖中的一個類,可能對應對象圖中的多個對象。
類通常由名稱、屬性和操作構成,用矩形框表示,矩形框分為三層:第一層是類的名稱,第二層是類的屬性,第三層是類的操作。
但在實際使用中,存在“類的名稱”,“類的名稱”+“類的屬性”,“類的名稱”+“類的操作”三種表示形式。
類的名稱應該是一個名詞,每個單詞的首字母應大寫,而且使用正體字表示可實例化的類,使用斜體字表示抽象的類。
類的屬性定義語法:[可見性] 屬性名稱 [:資料類型] [=初始值] [{屬性字串}]
其中,[]中的內容表示是可選的。
類的約束指定了類所要滿足的一個或多個規則,在UML中,約束使用一個大括號括起來的文本資訊來表示。
實現關係:用空心三角形+虛線表示,由實現類指向介面類。
泛化關係:用空心三角形+實線表示,由子類指向父類。
關聯關係:由實線箭頭表示,由引用類指向被引用類。
聚合關係:用空心菱形+實線表示,由部分類指向整體類。
組合關係:有實心菱形+實線表示,由部分類指向整體類。
依賴關係:由虛線箭頭表示,由引用類指向被依賴類。
類圖不是完全獨立的,類圖應從用例圖中抽象出實體、控制和邊界類,與用例圖、活動圖、時序圖等保持語義協同。
類應該保持單一職責,可以拆分大型類,將職責合理分配給多個類,避免高度耦合,明確邊界,符合面向對象設計原則。